发表时间: 2016-12-22 09:08:05
作者: admin
浏览:
检查项目 | 检查结果 | |
屈光检查 | OD:-1.00DS 1.0 OS:-1.00DS 1.0 | |
配戴1天后裸眼视力 | OD:1.0 OS:0.8(加减视力无提高) | |
患者连续配戴3天角膜塑形镜后,看近处时明显重影,眼疼,做了如下检查: | ||
裸眼视力 | OD:1.2- OS:1.0 | |
BCC | +0.25 | |
负相对调节(NRA) | +2.50D | |
正相对调节(PRA) | -0.25D | |
处理:看近时给予+0.75D,症状改善,同时进行视觉训练,方案如下: 调节训练为主:镜片阅读和排序、字母表、双面镜/视力卡,同时加入适当的集合训练,如聚散球,范围系列等;每天居家5-10分钟,每周到训练室1-2次强化升级训练。 训练3次后,一周后复查,看近重影消失,眼疼得到缓解,具体检查结果如下: |
||
裸眼视力 | OD:1.2 OS:1.2 | |
BCC | -0.25D | |
NRA | +3.00D | |
PRA | -1.75D |
检查项目 | 检查结果 | |
屈光检查 | OD:-4.50DS 1.0 OS:平光 1.0 | |
Worth4 | 3 看近处时单眼抑制 | |
BCC | +1.25 | |
处理:给与右眼单眼角膜塑形镜,配镜过程中,头疼眼疼症状逐渐减轻,右眼裸眼视力提高,左眼却逐渐暴漏出来越来越多的远视度数; | ||
配镜2月后复查 | OD:1.2 OS:+2.25DS 1.2 | |
Worth4 | 4 看近抑制消失 | |
提示: 1、 1、屈光参差引起的视疲劳症状可通过配戴RGP或者角膜塑形镜改善,配合视觉训练更佳。 2、 2、屈光参差患者验配塑形镜前应更加注重视功能检查。 3、 3、单眼配戴塑形镜,平光的另一眼可能会逐渐暴露出来远视度数,配前可通过散瞳、雾视,或者眼轴检查甄别。 |
检查项目 | 检查结果 | 训练2个月后复查 |
配戴一周时复查 裸眼视力 | OD:1.0 OS:0.7 -0.75DS=1.0 | |
配戴10天后出现恶心症状,患者停戴1天来复查 | ||
屈光度数 | OD:-1.00DS 1.0 OS:-1.50DS 1.0 | |
眼位 | 远:5exo 近:15exo | 远:7exo 近:14exo |
融合范围 | 近:BI:x/10/5 BO:4/10/2 |
远:BI:×/12/6 BO:4/12/6 近:BI:×/24/18 BO:×/36/16 |
AC/A | 1.5 | 2.5 |
BCC | -1.50 | 0 |
NRA | +2.00D | +2.00D |
PRA | -2.50D | >-3.50D |
处理: 1、 集合不足引起调节超前,做视觉训练,具体方案如下: 以融像训练为主,调节训练为辅,家庭和训练室相结合: 家庭训练:1)聚散球,集合卡,进行简单的自主性集合训练; 2) 可变矢量图、固定矢量图,进行运动性和感知性融合; 3) 范围系列、裂隙尺,提升训练难度; 4) 字母表、双面镜/视力卡,适当进行调节训练 训练室训练:1)聚散球; 2) 可变矢量图、绳圈、轨道,训练运动性融合; 3) 镜片阅读和排序、晶体操表、插片双面镜/视力卡,进行调节的训练 注:居家每天训练5~10分钟,每周到训练室1~2次,每次40分钟,与家庭训练相结合,定期复查。 2、 训练2个月后复查,结果见表格。 3、 训练后患者症状消失,得以继续配戴角膜塑形镜 |
检查项目 | 初次检查 | 复查结果 | 3个月后复查 |
裸眼视力 |
OD:0.8 -0.25=1.0 OS:0.8 -0.50=1.0 |
OD:1.0 OS:1.0 |
|
屈光度数 | OD:-4.75/-0.75*170 1.0 | ||
OS:-5.25/-0.50*10 1.0 | |||
眼位 | 远:4exo 近:11exo | 远:7exo 近:14exo | 远:3BI 近:12BI |
AC/A | 6 | 0 | 0.5 |
BCC | +0.50D | +0.75D | +0.75D |
NRA | +3.25D | +1.00D | +2.25D |
PRA | -1.00D | -0.50D | -2.75D |
融合范围 |
远:BI */7/4 BO 6/10/9 近:复视 |
远:BI */10/3 BO 13/24/18 近:BI 12/24/13 BO 22/30/28 |
|
调节幅度 | OD:7D OS:7D | OD:15D OS:15D | |
调节灵敏度 | 正、负片均通不过 | OD:13cpm OS:13cpm(-) | |
1、处方配镜后密切注意调节和集合功能情况 2、配戴1周后出现头痛,复查,结果见上方表格: 根据复查结果分析近距离大的外隐斜,考虑集合不足;PRA/NRA低,调节灵敏度不良,考虑调节异常; 3、处理:进行视觉训练,以融像训练为主,调节训练为辅; 家庭和训练室相结合: 家庭训练:1)聚散球,救生圈,训练自主性集合; 2) 偏心的同心圆,提升自主性集合的训练难度; 3) 双面镜/视力卡,增加相应的调节练习。 训练室训练:1)范围系列、单侧倾斜实体镜; 2) 可变偏光矢量图母鹅、宝石,固定矢量图山脉; 3) 镜片阅读和排序、字母表、双面镜。 注:居家每天训练5~10分钟,每周到训练室训练1~2次,每次40分钟,定期复查。 4、训练3月后复查(期间坚持佩戴角膜塑形镜),调节和集合功能改善,症状基本消失,复查结果见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