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1-05-13 00:00:00
作者: 天津欧普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
我们的双眼是一起协调地进行视觉活动的。双眼功能并不是一只眼睛与另一只眼睛的简单叠加,而是能产生单眼视觉所无法提供的许多功能,如立体视觉等,这就为我们很好地生存、更优质地生活和更***的工作提供了条件。
当双眼中的一只眼睛出现问题,或是双眼的协同出现问题时,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带来视觉工作的困难,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就包括斜视问题。
美国眼视光协会(American Optometric Association,AOA)在一份基于临床实践的指南报告中指出,普通人群中的斜视患病率在2.5%至4.6%之间。我国的一些研究也认为:斜视与弱视患者占人口比例,在3%-5%之间,这意味着,国内至少有4000万斜视与弱视患者。
针对斜视问题,许多国家的医疗体系都以临床实践指南等形式,对斜视问题的出现、干预等问题进行普及,并对患儿家长和医疗专业人员提出了专业性建议。我国卫健委也曾在2018年发布过《斜视诊治指南》。
什么是斜视?
斜视就是双眼无法同时注视空间中的同一点,双眼协同存在障碍的一种情况。从外观上来讲,如果我们存在斜视问题,其他人可能就无法看到我们的双眼同时观察同一事物,在我们的一只眼睛紧盯某一物体时,另一只眼睛可能会是偏向其他方向的。
斜视问题的成因和分类都比较复杂,其症状既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双眼视线无法集中的问题既可能是单独影响我们的某一只眼,也可能是同时影响我们的双眼。
为了改善先天性或儿童早期斜视问题所造成的视物重影问题,我们的大脑会非自觉地忽略斜视眼睛的视觉信息,这就将导致弱视问题的出现。
斜视的症状
在外观相对明显的眼睛偏斜症状外,斜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影响往往比非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问题的患者所面临的不适症状要轻。
在许多情况下,持续性的大角度斜视不会引起严重的视疲劳或头痛等症状。因为此时,我们的大脑控制减少对错位眼睛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感知和处理(即抑制)。但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及时的干预,此类斜视通常会引发严重的弱视问题。
当在斜视症状出现时,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即深度知觉受损——这将导致空间感及距离感的缺损,以及运动能力的薄弱(无法与运动中的球体或其他人进行互动)。
其他症状可能包括:眼睛疲劳、眼睛疼痛、头痛、视力模糊、复视、易疲劳等。
儿童斜视,不容忽视
我们经常会在0~3个月大的新生儿身上观察到眼睛位置偏斜的现象。在这一阶段,这一现象属于新生儿在学习眼球运动技巧时的正常现象。但如果家长朋友们在婴儿月龄较大之后依然发现类似情况,我们就应当引起重视,并由眼科医生进行检查和评估。
斜视造成儿童:
正常的双眼视功能缺失,难以形成立体视:
导致儿童不能胜任如航空航天、探测、测绘、驾驶、绘图、医疗等精细操作的工作,也无法在对空间感和距离感有要求的体育活动中获得进步和乐趣。
影响“颜值”,可能造成心理问题:
斜视问题不止在生理上,也可能在心理和社交层面对患者造成伤害,影响成年患者或患儿的自尊心。斜视问题会严重妨碍我们与他人的正常眼神交流,会造成尴尬乃至社交恐惧。
容易发生抑制、复视、弱视:
即便是外观上并不明显的小角度斜视,以及间歇性或交替性的斜视,也会引发双眼视功能相关症状。除了常见的头痛和视疲劳等问题,症状还包括无法舒适阅读、排斥阅读或视觉清晰度不稳定。如果此类斜视得不到控制,可能将导致患者出现弱视等问题。
影响全身性发育:
为了“代偿”斜视造成的阻碍,一些患者会有歪头、侧脸的生活习惯,长此以往,也可能引起骨骼发育等方面的问题。
进行***的儿童视功能检查,是排除儿童斜视问题的最有效办法之一。一般来说,儿童的斜视问题越早得到筛查检测,越早得到家长重视以及医疗干预,也将越有效地得到改善。在缺乏及时干预的情况下,斜视问题也将愈发深入地影响到儿童的阅读能力以及学习生活。
斜视与视觉训练
基于视觉训练在我国眼视光行业乃至眼科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有临床研究及专家结论【[1]马可, 刘陇黔, 李平惠. 双眼视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影响的研究[J]. 华西医学, 2007(3).】认为:双眼视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和双眼视功能恢复很重要,应该在手术前后进行双眼视训练。
与斜视相关的视觉训练目标:
术前:
• 减少二次手术的可能性
• 使手术量测量更准确更稳定
• 提高眼位不齐的意识
• 提高非集中注意时保持对齐的能力
术后:
• 减少二次手术的可能性,提升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 提升患者术后融像能力,改善术后视功能
针对个案,眼科医生也会推荐相应的斜视术后视觉训练方案,以矫正手术之后患者面临的其他双眼视问题,实现良好的术后视功能。